当前位置:首页 > 节气

2021年倒春寒在什么时候

时间:2021-03-08 14:20:00 来源:见闻坊 作者:欣欣

一般来说每一年的倒春寒是在春季的3月初到4月份,而且也不是每一年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,有现象表示如果该年是无春年的话那么倒春寒的概率就更大,那么2021年倒春寒在什么时候,倒春寒一般是什么时候,倒春寒一般持续多久,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见闻坊小编一起了解看看~

2021年倒春寒在什么时候

倒春寒一般发生在3月-5月。就目前的天气情况来看,2021年第一轮倒春寒可能在2月25至3月6日发生。而且从2月22日开始,北方多地气温就出现了断崖式下降。2月23日,北京最低温度达到负4度,而最高只有6度。但倒春寒对南方城市影响比较小,比如广州到2月27日最低温度还有18度,和北京天气相比是天壤之别啊。倒春寒标准如下:

1.日平均气温≤10~12℃,维持3~4天或以上;

2.日平均气温≤15℃,每天日照≤2小时,维持7天或以上。

倒春寒是什么意思?

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的比较快,而在后期又出现气温偏低的现象。比如,今年春节期间,温度是比较高的,但是从2月底开始,气温开始大幅度下滑,这就是倒春寒。

1.倒春寒是怎么形成的?

倒春寒是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频繁侵入,或常在冷性反气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等原因所造成的。

2.倒春寒带来的危害有?

倒春寒常引起我国北方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麦的烂种现象,也会影响我国南方水稻播种出苗和生长。倒春寒引起人体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,远高于其他季节。

倒春寒一般是什么时候

“倒春寒”气象指标是日平均气温降到12℃以下,并持续3-5天,一般是在2-3月的时候,气温急剧下降,就可以确定这个地区出现了“倒春寒”。倒春寒期间,对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影响更大,这种天气极易导致感冒、哮喘和支气管炎急性发作。因此,老人和孩子们要注意春捂,及时添衣,抵御寒冷。

倒春寒对健康的危害

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

“倒春寒”现象可能引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。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,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“倒春寒”的刺激。春季气温骤然下降后,老年人的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,兴奋度增高,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,使血流阻力增大,导致血压升高。由于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,可能发生血压突然升高、脑梗塞、脑出血或心肌梗死。另外,天气突变会引起地球磁场的改变,诱发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。

可能诱发风湿性关节炎

早春时节,一些爱美的年轻女士早早穿起裙子。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,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,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、酸痛等症状,久而久之,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。曾有调查报告显示,突尼斯妇女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裙子,即使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也是如此。因此,70%的突尼斯妇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。

可能引发呼吸系统传染疾病

由于早春气候寒冷,空气干燥,“倒春寒”气温突变后,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,细菌、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,造成流感、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。在冬春交替的季节,麻疹、白喉、百日咳、猩红热、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。
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,如有不妥之处,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。邮箱:1346266249